历史冠军
|
年份
|
车手
|
车队
|
2009 |
维泰尔 |
红牛 |
2006 |
费尔南多-阿隆索 |
雷诺 |
2005 |
吉米-雷克南 |
迈凯轮 |
2004 |
迈克尔-舒马赫 |
法拉利 |
2003 |
巴里切罗 |
法拉利 |
2002 |
迈克尔-舒马赫 |
法拉利 |
2001 |
迈克尔-舒马赫 |
法拉利 |
2000 |
迈克尔-舒马赫 |
法拉利) |
1999 |
米卡-哈基宁 |
迈凯轮 |
1998 |
米卡-哈基宁 |
迈凯轮 |
1997 |
迈克尔-舒马赫 |
法拉利 |
1996 |
达蒙-希尔 |
威廉姆斯 |
1995 |
迈克尔-舒马赫 |
贝纳通 |
1994 |
达蒙-希尔 |
威廉姆斯 |
1993 |
埃尔顿-塞纳 |
迈凯轮 |
1992 |
里卡多-帕特里塞 |
威廉姆斯 |
1991 |
格哈德-伯格 |
迈凯轮 |
1990 |
尼尔森-皮奎特 |
贝纳通 |
1989 |
亚利桑德罗·纳尼尼 |
贝纳通 |
1988 |
埃尔顿-塞纳 |
迈凯轮 |
|
历史记录
|
项目
|
记录
|
创造者
|
创造时间
|
最快圈速 |
1:31.540 |
雷克南 |
2005迈凯轮 |
杆位纪录 |
1:31.317 |
迈克尔-舒马赫 |
2002法拉利 |
赛道简介
|
日本铃鹿赛道位于大阪与名古屋之间,东京的西南方。从1987年开始成为F1大奖赛的一站,在过去几年F1年度大奖赛中,日本大奖赛都是最后的一站。通常F1年度冠军也都是在日本大奖赛铃鹿赛站才得以决胜出的。因此在铃鹿赛站常会出现因为争夺年度冠军而发生的意外,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塞纳和普罗斯特两人间的恩怨情仇。铃鹿赛道是以混合的高速和低速弯角而闻名,这相对的对赛车提出了既速度颇高又需要有强大马力输出的要求;高速弯道如Spoon和130R也是这个赛道的一大特色。在8字形的铃鹿赛道,为车手提供了顺时针与逆时针两种混合的跑赛弯道。
赛道起跑直线是属下坡路段,这表明赛车起跑的好坏相当的重要。一个起跑失误,可能会使车手损失好几个排位名次。赛道第一弯角是一个5档230km/h的弯,但弯道的后半段角度变得比较陡急,所以赛车必须将速度降到3档减到150km/h。
赛车过弯之后是一个左-右-左的S弯,通常前两段过弯车手都会以4档通过,最后一段赛车速度则必须降到3档160km/h过弯。在Dunlop弯车手要过得漂亮,其赛车的平衡性要把握的非常正确,弹跳和转向不足都会让赛车偏离最佳走线,赛车甚至出弯撞上赛道外的轮胎堆。
Degner弯是一个越来越急的弯,前半段速度还可达185km/h,后半段的速度甚至要降到2档。赛车出弯后加速度是非常的重要,赛车到发夹弯之前速度可达270km/h。车手重踩刹车将速度降到退2档60km/h,过了发夹弯之后的大弯角,在弯道中可持续加速到290km/h,减速退3档进入Spoon弯,以170km/h入弯但出弯时速度会降到145km/h。出弯后来到全赛道最快的路段,速度可达320km/h,稍稍减速后以280km/h通过130R弯角。出弯加速后来到减速弯道,速度必须降到55km/h,这是一个超车的时机点,赛车通过之后车手则是全油门地进入直线段完成一圈的比赛。
|
|